党建专栏

首页/党建专栏
木杆法庭:“竹韵·先锋”护航小竹林、大产业
2025-07-02

  做深基层治理、打通地理壁垒。为减轻群众诉累,快速化解矛盾纠纷,助力基层治理,在高桥、木杆两个乡镇成立诉源治理调度中心、巡回审判点★◆◆★,在辖区18个村(居民)委员会成立法官联络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信息共享、协同处置★◆■★■★、分流转办◆◆★、诉调对接◆■、办结回访”的一体化解纷模式★■■◆★,实现矛盾纠纷闭环调处,为辖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司法服务,实现为群众分忧、为法庭减诉。2024年至今,通过诉源治理调度中心委托委派120案件◆◆■★★★,调解成功88件■◆■★◆,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47件,巡回审理70件。

  竹篾交织,编织解纷网格。竹篾经过巧妙编织◆◆■,能形成坚固而细密的网格。木杆法庭积极整合木杆、高桥两镇“五户联防,十户联保”、■★◆◆“五早四联动”纠纷化解机制,共建“1(法庭)+2(派出所+司法所)+3(汉苗双语调解室、竹纠纷调解室、在线多元解纷工作室)+N(镇、村调解委员会)”多元解纷机制■★,即■■“一庭两所三室多委”多元解纷机制■◆,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共同化解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减少纠纷成讼■★★■◆,最大限度实现“矛盾就地解,纠纷不成讼”,将各项基层治理体系转化为◆◆■“竹篾网格”工作法◆■★■■,编织出一张覆盖镇、村、组的矛盾化解网络。

  廉洁自律,严守公正司法的“竹节”。竹子挺拔正直、中空有节,象征着廉洁奉公、刚正不阿。木杆法庭党小组将廉洁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定期开展廉政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举办廉政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强化干警的廉洁意识。法庭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案件办理各个环节进行全流程管理★■,防止在办理案件中滋生司法腐败。每一位干警都以“竹节”为镜,时刻提醒自己■■,确保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以清正廉洁的司法作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打造廉政竹韵长廊和“竹廉文化墙”,将筇竹“未出土时先有节”的特性融入廉洁司法教育■■★。创新一案一警示机制,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廉政家访■★■★◆■、“竹筒寄语◆■■◆★”等形式,提升干警廉政意识◆★★■。实现法庭干警多年来■■◆“零违纪”。

  强化案结事了★◆■■■★、事了人和价值追求。木杆法庭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中,加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判后答疑★■。2024年至今,有履行内容的案件为299件,无履行内容的案件为240件,涉义务款的案件均做到每案必督促履行,全年督促履行案件数为208件◆★◆■,兑现线年至今无发回重审案件■★■★,无涉诉信访案件,取得良好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

  当晨雾散去,筇竹林在朝阳中舒展新枝◆■★★◆。木杆法庭全体干警将用“竹节守廉”的底线思维■◆、“竹笋奉献”的为民情怀、“竹干持正”的公正担当、“竹根扎根◆◆■”的治理智慧■★■★★◆,让司法既有竹之坚韧,又有竹之温润。在这片被法治浸润的土地上★★■■■★,每株筇竹都是一面绿色的画卷■◆★◆,记录着法庭的担当与奉献■◆★;每片竹叶都在诉说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铮铮誓言★◆◆◆★■。

  党建赋能,提升司法队伍“风骨■■◆◆■”。党建引领是木杆法庭锻造司法铁军的关键所在。法庭充分发挥党小组设在庭上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队伍建设◆■◆、司法改革等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在党建的赋能下,法庭积极开展业务培训、知识测试、岗位练兵★★、案列研讨等活动,提升干警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对疑难复杂案件,成立党员先锋处置团队,党员干警亮身份、践承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功办结各类重大案件30余起,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稳定做出积极贡献◆★■◆◆◆。通过党建与业务的同频共振■★◆,木杆法庭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细◆■★★◆、作风优良的司法队伍,展现出新时代司法铁军的“风骨”。2024年至今木杆法庭已开展16次专题学习、实地学习1次。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大关法院木杆法庭管辖大关县高桥镇★★■、木杆镇等两个乡镇的案件。辖区山高谷深,人员居住分散、交通极为不便,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司法需求也日益提升。木杆法庭结合辖区实际做深、做细、做实各项工作。

  做细信息共享、整合解纷合力。木杆法庭每季度制作《法庭工作动态》,对受理案件类型■■★◆、地域◆★★■、化解方式等进行全面分析梳理◆◆■◆,并将数据分析报送辖区党委政府■★◆,为促进辖区治理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司法数据分析◆◆■★■★,高桥镇联盟村全年无诉讼案件进入法庭,木杆镇丁木村较前两年相比★◆,万人成讼率大幅下降■■★■■■。针对辖区群众外出务工,时间冲突的现状。木杆法庭及时回应群众司法需求,将立案、缴费◆◆◆◆■★、送达、调解◆■■、开庭诉讼服务搬到云端,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全流程操作★◆■。2024年当事人★■★◆◆★、律师通过网上立案120余件,电子送达、微信送达等便捷方式常态化运用★■■◆,视频调解◆★★■★、开庭200余件■◆。

  树牢“如我在诉”、倾心为民司法理念。人民法庭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沿阵地■★■,也是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窗口。木杆法庭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始终秉承“如我在诉”的理念,并具体转化为“共情司法”实践■★,设身处地的站在群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家事来办,通过将心比心与当事人实现共心共情■◆★◆★★。始终树牢质量优先、兼顾效率、重视效果的理念,坚持“小案”不“小办◆★■”,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2024年至今,其中2024年木杆法庭立案受理411件案件,调撤率85.23%,平均结案天数7.9天,同比缩短12天;2025年1月至今立案受理145件■■★★,结案142件◆■■■★■,结案率97■◆★■★◆.97%,平均结案天数7.12天,服判息诉率92◆■■★■★.85%◆★■。

  “咬定青山志未移,竹节挺直映丹心。■◆◆”木杆法庭牢记政治机关是法院的第一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紧紧围绕“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聚焦党建与审判业务“双向融合◆■■★◆”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引领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用真抓实干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打造具有木杆法庭特色的“竹韵.先锋”党建品牌■◆■,让理论学习既有“泥土味■■◆★◆■”又有“时代感”。

  ◆★“筇竹立身山岩中,历经寒暑尤青葱■◆◆。”竹根在泥土岩缝中逆势延展■■,不断向下向深扎根。大关法院木杆法庭多年来立足于基层■■★■,将法治的根触延伸到了辖区村(社区)的每个角落★◆,以枫桥经验为魂,以竹品砺炼司法担当,将公平正义的司法生命线,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心田■★■★◆。

  扎根基层,坚守司法为民“气节”。竹扎根深土,稳而不倒,正如木杆法庭始终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基层★■■★■。木杆法庭辖区山高路陡,群众居住分散◆■★◆◆,司法服务难度大★■■◆。法庭的党员干警们秉持“竹节”般的坚韧不拔,主动深入偏远的乡村,开展“党建+诉源治理”■★、★■◆★“党建+调解”★★◆★■◆“党建+审判”“党建+执源治理”等主题活动。他们背着国徽,翻山越岭,将调解现场、庭审现场搬到村民家门口,让那些行动不便、地处偏远的群众也能便捷地解决矛盾纠纷。面对外出务工的群众◆★■■,法庭创新提供“午休法庭”、“晚休法庭★★■”、■★◆◆“周末法庭”等便民服务举措,让务工的他们安安心心上好班◆★,轻轻松松地通过指尖一点即可在线解决纠纷◆★,以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以实际行动坚守司法为民的“气节”,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2024年至今,木杆法庭收到“千里之外◆■■◆★”邮寄的锦旗三面。

  网格发力,守护公平正义。这张◆★◆◆■“竹篾网格■■◆◆★★”不仅覆盖面广■◆■,且充满力量。通过多元解纷机制■★★■,大量纠纷在诉源发生地得到有效化解★◆★■★■,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维护了一方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进入诉讼的案件,法庭充分利用网格内收集的信息和各方的协助,提高审判效率和质量★★◆★■。在执行工作中◆◆★■,网格成员积极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和行踪信息,助力执行工作顺利开展,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个个纠纷的妥善解决,一起起案件的公正审判与执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也让“竹篾网格◆■”的公信力不断提升。

  竹根深植■★★■■,融入民生土壤★◆■★■■。竹根,在地下纵横蔓延,汲取养分★★◆,支撑着竹子的生长。木杆法庭的全体法官干警就如同这竹根,深入基层★■,扎根于民生的土壤之中★■★◆■。他们主动走出法庭★◆■,定期开展巡回审判,将调解现场、庭审现场搬到“家门口”★★★,只要有纠纷的地方◆■■◆◆,就有木杆法庭法官干警们的身影◆◆■★◆。在一起因流转土地种植筇竹的土地流转纠纷中■★■,法官主动上门到争议发生地现场勘查,与当事人在纠纷发生现场深入交流★★★◆■,了解土地流转使用的现状,土地流转前后给流转人员带来的经济价值,双方在流转中产生的矛盾纠纷的根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双方流转土地中的法律法规及互惠共赢的经济账★★■■,最终双方握手言和。通过这样的方式◆■◆,法庭真正了解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让司法为民更加接地气、更加暖民心。

  做细信息共享、整合解纷合力。木杆法庭每季度制作《法庭工作动态》,对受理案件类型、地域◆◆★★★、化解方式等进行全面分析梳理,并将数据分析报送辖区党委政府,为促进辖区治理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司法数据分析■★■■,高桥镇联盟村全年无诉讼案件进入法庭◆★◆★■,木杆镇丁木村较前两年相比,万人成讼率大幅下降。针对辖区群众外出务工,时间冲突的现状。木杆法庭及时回应群众司法需求,将立案、缴费、送达、调解、开庭诉讼服务搬到云端◆■★★■◆,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全流程操作。2024年至今,当事人、律师通过网上立案140余件,电子送达、微信送达等便捷方式常态化运用,视频调解◆★★、开庭260余件。

  做实服务大局■◆■★★、助力产业发展。木杆法庭驻地木杆镇为◆★■■★■“中国筇竹第一镇”■◆★■■,筇竹面积数十万亩,在当地已形成筇竹育苗、采购、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筇竹产值上亿元,同时木杆镇有探明页岩气可采量达62亿立方米★★■◆■。为更好服务筇竹产业健康发展和服务县委招商引资的重大战略,木杆法庭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法庭在辖区涉竹企业内设立★◆◆★“筇竹产业法官联络站★◆★◆”★■■◆,依托法官联络站开展普法宣传8次★◆■★◆★、巡回审理6次★◆、司法服务调研2次,紧紧围绕司法需求,发出涉诉企业经营状况和法律风险发出风险提示函2份,引导企业依法经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竹根盘大地,枝叶拂云天。节节相连处■★■■■,生生不息间◆★■◆”。木杆法庭扎根乡土★◆■◆■,◆◆■“竹★◆★★■◆”力解纷,将竹之根的坚韧与深入、竹篾的细密与交织融入司法工作,通过打造具有木杆法庭特色的多元解纷机制,紧密连接民生冷暖,精心织就一张守护绿水青山■★■◆、护航筇竹产业发展、守护公平正义的“竹篾网格★★◆”。

  深化繁简分流、速裁快审办案机制。面对人案矛盾突出问题,木杆法庭创新推出“竹节式分段办案法”:将办案流程分解为分案、立案★★◆、送达、调解、判决■★◆◆◆、判后答疑◆■■■、督促履行等环节,每个环节设置明确时限和标准,如同竹节般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条不紊,让员额法官专注于◆★“审■■◆◆■■”■◆★■,法官助理聚力于“调■★◆◆◆”,书记员致力于“辅★■”,实现简单案件来即办、办即结、结则了,复杂案件精审细审,充分发挥类案检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的参考价值和指导功能,用好用活“法答网★◆◆”和“人民法院案例库”等检索平台◆★◆■,做到★◆★■◆“类案同判”。2024年,法庭依法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案件137件,平均审理天数6.16天◆■■★,调撤率94.8%。

  在滇东北乌蒙山腹地的深山幽谷间★■◆◆,一种名为筇竹的古老植物傲然挺立。这种竹子以其“节节生辉、中通外直”的独特风骨◆★★,历经千年风雨仍保持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生命力,成为当地百姓心目中“正直”“清廉”“担当◆◆■■■”的象征。而今,这片深植于大关文化血脉中的“小竹林”,正逐步成为大关富民、育民、惠民“大产业”。大关法院木杆法庭这座扎根基层法院前沿阵地的司法“小窗口■★”■◆★■,将千年竹文化精神淬炼为现代法治养分◆★■■◆,以◆★★“枫桥经验”为根系◆■■★,用竹的品格诠释司法担当,以党的旗帜引领治理创新,培育打造“竹韵·先锋”司法品牌,用法治力量守护着100余万亩“中国筇竹之乡”的绿水青山与百姓福祉。